首页 > 时政 > 特别报道 正文

【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】王治昌:一生赤诚报家国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17期 作者:本刊记者 汪晓慧 发布时间: 2025-09-05 | 打印 | 字号:TT

屏幕截图 2025-09-05 095226.png

抗战老兵王治昌接受记者采访。  汪晓慧/摄

  “当兵就去共产党那儿,共产党对兵好,不打兵,官和兵一样。”8月12日,94岁的王治昌回忆起报名参军的细节时,仍清晰地记得当年村里老人对他的叮嘱。

  1931年1月25日,王治昌出生于陕西榆林以北一个叫蒿老兔的地方,家中排行老六,小名“六娃”。当时的中国,山河破碎、民不聊生。“严冬时节,我还是赤足,身披破袄御寒,更谈不上读书上学。”王治昌在回忆录中写道。

 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,誓死不当亡国奴的中国军民,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,吹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号角。

  “当时要组织一个骑兵连,我去报名。验兵的嫌我小,说我要是骑在马上掉不下来就要我。我骑上跑了一圈,快要掉下未掉下。验兵人认为合格,我就参了军。”1943年的端午节,怀着对共产党朴素的认知和情感,王治昌加入了八路军。这一年,他刚满12岁。

  和广大出身穷苦的孩子一样,参加八路军让王治昌迎来新生。入伍后,王治昌被编入三边(靖边、定边、安边)骑兵大队当勤务兵,很快就到了延安。1944年王治昌开始学吹号,后到陕甘宁联防军司令部骑兵连当司号员。

  “当时我就想上前线打仗,在前线打仗光荣啊!”王治昌至今仍对未能上前线与日军正面交锋感到深深的遗憾。然而,保卫陕甘宁边区同样光荣,这是王治昌所在部队的核心任务。

  王治昌最爱看的书是毛泽东同志的《论持久战》。1938年,伴着昏黄的油灯,毛泽东同志写下《论持久战》。这刺破黑夜的预言,为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民照亮了漫长却必然通往胜利的道路。

  1945年8月15日,日本无条件投降。消息传到延安,小城沸腾了。王治昌记得当时他正在扫院子,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时高兴得跳了起来。

  在陕甘宁边区,王治昌还学习文化知识、军事知识和技能,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他先后参加了收复定边盐池、解放陕西榆林等战斗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王治昌先后在西北军区、青海省军区、宁夏军区任职。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,1956年被授予独立自由奖章、解放奖章,1964年晋升为少校军衔,1986年12月离休,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。

  如今,94岁的王治昌常在家门口的树下给年轻人讲当年的故事。“老人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低调谦逊的作风,一直影响着年轻人的成长。”王治昌的家庭医生张澜说。

  责任编辑:胡亦茹


>>><<<
【作者】:本刊记者 汪晓慧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17期